海洋工程类、土木类【工程力学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力学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始建于1958年,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全面综合发展的四个二级学科: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工程力学。1981年成为首批二级学科博士点;1995年设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获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力学学科被评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工程力学本科专业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特色专业。2017年国防科工局定水动力学为国防特色学科。本学科是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有“水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类)”和“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工程力学系形成了由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三个教研室(研究所)和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组成的力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工程领域基础力学教学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团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设高水平的力学学科一直是工程力学系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在基础力学教学、前沿基础研究以及服务国防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茅,解决国家安全与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核电、生物力学等行业领域和重大工程的关键力学问题已成为该学科科学研究的显著特色。

       工程力学系坚持育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建设有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基础力学教学团队,培养具有强烈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扎实数学力学基础、卓越科学计算分析能力和深厚人文素养的领军型人才。学科为航空航天、造船等相关领域培养了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高素质、多样化人才,并形成了水动力学、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计算力学等特色学科方向,同时注重发展纳米力学、生物力学、环境力学等新兴交叉学科。

研究领域

       1)流体力学:高速水动力学、水波动力学、环境流体力学、流体动力声学、计算流体力学、流固耦合力学。

       2)固体力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界面力学、计算固体力学。

       3)动力学与控制:多体系统动力学、时滞系统动力学与控制、非线性动力学。

       4工程力学及其应用:结构寿命与损伤力学,先进材料力学行为,应力腐蚀与腐蚀疲劳。

      5)生物力学:生物流体力学、微流控技术创新与应用、细胞力学、仿生流体力学。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流体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振动力学,高等动力学,机械振动,计算固体(流体)力学与程序设计,复杂系统动力学计算机辅助分析,大型工程软件应用,静态测试原理与工程应用、动态测试与分析技术等。

       本学科注重基础理论及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建成了6门次国家级精品课程和6门次上海市精品课程。《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被评为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材料力学》、《计算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实验》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复杂系统动力学计算机辅助分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理论力学》《流体力学》分别于2013年、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力学与工程分析》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已建成《理论力学》《流体力学》和《振动力学》3门在线开放课程并在中国慕课网上线。

评估排名

       教育部学位中心:2017年力学学科,B+ 并列第9名。

优秀师资

       工程力学系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正高16名、副高28名,全国模范教师2名、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获得者1名、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和长江特聘教授1名、长江讲座教授1名、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上海市“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上海市启明星计划2名。专任教师忠80%具有博士学位,50%具有海外学历或经历。

专业特色

       力学是工程学科的基础,具有宽广的工程背景。本学科形成了水动力学与环境流体力学、复合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非线性动力学、计算力学、流固耦合力学等特色学科方向,并注重发展纳米力学、生物力学、环境力学等新兴交叉学科。

专业优势

       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果优秀,多门核心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基础力学教学、前沿基础研究以及服务国防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本专业约三分之一的优秀本科生可免试直升研究生本科毕业具有良好的升学通道和宽广的就业前景。

科研成就

       12012年以来,本学科在优势学科领域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近五年年均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承担若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以及与企业、研究所联合研究的横向课题,年均科研经费约3000。骨干教师在国际学术界发表高水平论文、表现活跃,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2)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和卫星总体设计等重大工程,在解决国家安全与航天领域的力学关键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我国海洋灾害预警与海洋环境保护、近海风电场等地区重大涉水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等。

培养特色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系公布聘任导师的名单(包括导师个人基本情况、专业及学术研究方向、主要成果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和发展选择导师,导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学生。本科生导师认真履行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学术引导、职业规划指导等职责。

奖学金设置

      工程力学专业每届本科生约20人,获得国家与优秀奖学金约10项。此外,社会各界人士与资助企业设立了各项专项奖学金:工力1985励学金、杨槱院士奖学金、章梓雄流体力学奖学金、同声奖学金、常石奖学金、传承奖学金等10余项。每届获奖学生约10人次,获奖总金额共计约2万,学生获奖比例超过50%,人均获奖金额约为2000元。

部分知名校友

      1)王礼恒,1962届,力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副部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

       2)蔡美峰,1967届,力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岩土工程专家,中国矿山地应力测量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3)谢亿民,1984届,力学,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4)刘宇陆,1981届,力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5)冯伟,1982届,力学,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

       6)祝伟敏,1982届,力学,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7)吴炯,1989届,力学,风和投资管理公司,阿里巴巴天使投资人,创始人、董事长

       8)季琦,1989届,力学,华住酒店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9)何雄,1990届,河南省濮阳市,市委书记

       10)谷澍,1990届,力学,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

就业

       近三年(2016-2018年),毕业学生共58名:其中22名进入国家重点单位、关键行业或大型公司等就业;31人进入国内名校继续深造;9人出国进入世界知名大学深造。选择就业的学生,就业率达到98.3%

深造

       近三年(2016-2018年)的深造学生比例(国内升学与国外升学)为63.8%

       近三年(2016-2018年)国外顶尖大学深造率为15.5%,进入的名校如剑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香港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

 


       

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招生办
通信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新行政楼B楼333室 (200240)
热线电话:(021)34200000
传真:(021)34207255
新版主页: http://admissions.sjtu.edu.cn
旧版主页: http://zsb.sjtu.edu.cn

医学院招办
通信地址:上海市重庆南路227号(200025)
热线电话:(021)63846590-776118
传真:(021)63853238
主页: http://www.shsmu.edu.cn

本科招生官方微信

医学院招生官方微信

本科招生微博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 通信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沪交ICP备2010779